海峽的對岸的股票交易市場,一般稱A股,最近也不平靜。被一家曾是白馬股()之一,也被納入MSCI指數成分的醫藥公司的信披(彼岸對發布重大信息的用語),激起了千層浪。白馬股這樣的公司財務都不透明甚至造假,不禁令人回想起2014年獐子島集團的扇貝集體離家出走,該集團財報從賺錢突然變鉅虧8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到底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恐怕真是只有想不到,只能等它爆。但比起這家白馬股醫藥企業,獐子島的扇貝出走和鉅虧8億元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註:白馬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業績多年持續成長良好、(2)市值300億以上人民幣、(3)非週期性個股

從這家醫藥公司公告的內容來看,意思是不好意思,我們前幾年的帳記錯了,今年我們把去年以前記錯的帳改正過來,希望大家原諒。但是光銀行存款餘額一個科目就調整減少近人民幣300億元(資本額不到人民幣50億元,相當於六倍的資本額不見了),人民幣300億元去年就不見了(我們過了一年才發現)。這開的是哪一國玩笑?銀行存款這個科目,會計師主要是透過銀行函證來證實餘額的正確性,除非公司假造銀行回函,否則將近人民幣300億元,一年後告訴大家,一年前那300億元其實早就不存在了,這是多麼荒謬和不可思議的事情,經營者的誠信可以蕩然無存到這種境界,除了內部監理、治理機制失效,連外部會計師的查帳也早已淪為黑心的漂白粉。

這家公司是中藥飲片行業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企業。主要產品有治感冒、治鼻咽感染、治高血壓,前列腺增生和治泌尿系統等醫藥,但卻不像雲南白藥(兩家公司2017年營收相當均約為人民260億元)、片仔癀及東阿阿膠等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主力產品。其策略主要以中藥飲品為核心,逐步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上游建立自己的中藥物流港和藥材加工基地,掌控上游中藥材資源,通過充分整合物流、倉儲基地資源,建設現代醫藥物流配送系統,下游則通過建設經營成立、收購中醫院打通下游產業鏈,以貫通中藥飲片上下游中藥材-中藥飲片-醫院的產業鏈模式,企圖建立戰略壁壘及優勢,聽起來策略清晰,頗具雄心壯志。

康美藥業,1997年成立於廣東,成立才4年,就於2001年在上海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600518),市值在2015年創下人民幣超過25百億元的歷史高點紀錄,當然也被納入為MSCI指數的成分之一。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家中國民企500強企業如此無法無天,膽大妄為,罔顧數十萬股東權益,鋌而走險,誤入歧途?

康美藥業本次信披內容為《更正前期會計差錯》,共多達22處之重大更正,將其更正前後財報彙列如下:

001.png

 

 

銀行存款蒸發近300億元,主要係將資金貸予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人民幣88.79億元,而且是沒有業務關係往來的純資金借調。雖說是說貸予大股東及關連方,會計師卻表示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證據證明發生額及餘額的正確性,也無法評估究竟能回收多少,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意思就是錢用到底到哪裡去了,到底還能不能收回來,會計師根本查不出來,也查不清楚,這不是明擺著公司上上下下就是個共犯結構,一起坑殺小股民嗎?(坑殺手法一:錢進大股東及關聯企業,再來個不作為不追討或搞下落不明,讓大股東慢慢花,誰叫你是小股東。)更狠的是錢進關聯方,關聯方再配合股市做手一起拉抬公司股價坑殺小散戶,典型的割韭菜手法(證監會2019/5/17通報已經查明的部分資金流向用於炒股),賺的錢全留在關聯方,好一個一本萬利,股市上漲如果賺錢還能有錢還給公司,萬一不幸套牢就來個不清不處,索性讓上市公司認列虧損,全體股東一起埋單,小股東們得到的就只是董事長在股東會上的一句對不起。(坑殺手法二:透過關聯方與市場派做多一起割韭菜)

另,子公司工程項目牽涉金額人民幣36億元,居然沒有入帳,這是上市公司嗎?子公司監理居然不可思議的差。會計師在出具保留意見的專項說明中表示子公司工程项目相关财务资料收集不充分,无法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证明该等交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影响。換成白話文就是,帳一團亂根本沒法查。這是市值2500億元的上市公司嗎?(坑殺手法三:透過關聯交易,特別是不受監管的關聯企業,再上下其手,例如連帳都沒有,會計師也只能搖頭查不清楚,錢早就被挪作其他用途。)

來看看人民幣300億究竟是如何人間蒸發的:

002.png

其中36億直接虧損掉了,63億是還沒收回來的帳款(分別是6億應收帳款及57億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通常是資金借貸使用的科目))195億存貨(也就是還沒賣掉,還沒換成現金,或是買了原材料還沒付錢,所以乾脆就不認存貨了,估計是後者的成分高些)6億在建工程(估計和存貨是一樣的情形,乾脆不入帳,這樣現金就可以仍躺在帳上)300億元不是小數目,就算錢出去了沒有入帳,會計師只要按審計準則規定向銀行函證就不難發現現金根本不在帳上,要臨時調借300億回到銀行讓會計師進行函證,相信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不排除公司是交易照做但是都沒入帳,例如存貨買了但不入帳,因為入帳就會產生應付帳款,產生應付帳款就得付錢,一付錢現金就變少了。所以也不排除會計師有一定瑕疵,沒查清楚,公司作假已經至少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麼長時間會計師都沒發現現金有問題,我們也只能相信,會計師根本是大股東的御用殺手,一起坑殺小股民。

517日,证监会通报了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事实。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

 

  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

  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

  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虛假銀行單據,估計就是假的銀行對帳單,甚至是假的銀行函證,這不僅是會計舞弊,更是刑事詐欺。

我們看到一家貌似有雄心壯志的企業,什麼都想做,從上游原料供應鏈、加工生產、倉儲物流配送、下游中醫院、藥房、電商、藥價指數、智慧醫療APP等等,想做的太多,結果恐怕就是什麼都做不好。口號喊的震天響,各式口號令人目不睱給,掩飾的恐怕應該就是策略的懶惰。口號太多,又想上中下游全面掌握,又想移動醫療加智慧藥房,喊的全是風口浪尖的產業趨勢,但這些東西要落實豈止需要時間更需要資金,當一個公司偏離本業的時候,明顯資本炒作傾向,照理醫藥公司應以研發藥品為核心,卻全是互聯網+,AI等等用語。當然,我們知道藥品研發生產出來,要能賣出去才有效益,但是研發經費佔比偏低的情況,卻一味的用互聯網和所謂AI思維做銷售,應該是本末倒置,公司似乎把自己想像成互聯網公司,企圖以互聯網公司的定價倍數錨定自己的估值。

我們來看看康美最近幾年研發費用佔比情形,我們不禁懷疑這公司真的是醫藥公司嗎?研發支出佔營收比重竟是出奇的低,而且還有高額的資本化支出(不排除是為了美化利潤,因為2019年資本化金額是往年的好幾倍),對比恆瑞醫藥,營收僅是康美的90%不到,但是研發支出卻是康美的將近13倍,而且沒有任何資本化支出,研發費用逐年大幅增加,公司優劣立判。

003.png

看到這裡,只能搖頭這根本就是一家只會吹牛逼,會造假的公司,哪裡有甚麼值得投資的東西,建議藥監局最好追蹤一下他們家的藥吃了到底有沒有問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投資有風險 讀書心得
    全站熱搜

    簑笠翁嗡嗡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